了解RPA About RPA

RPA的进化史

2022-04-12 上海市 2

1.辅助性RPA(Assisted RPA)

在RPA 1.0阶段,作为“虚拟助手”出现的RPA,几乎涵盖了机器人自动化的主要功能,以及现有桌面自动化软件的全部操作。部署在员工PC机上,以提高工作效率。缺点则是难以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,成规模应用还很难。

2.非辅助性RPA(Unassisted RPA)

在RPA 2.0阶段,被称为“虚拟劳动力”的RPA,主要目标即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,以及虚拟员工分级。主要部署在VMS虚拟机上,能够编排工作内容,集中化管理机器人、分析机器人的表现等。缺点则是对于RPA软件机器人的工作仍然需要人工的控制和管理。

3.自主性RPA(Autonomous RPA)

在RPA 3.0阶段,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和成规模多功能虚拟劳动力。通常部署在云服务器和SaaS上,特点是实现自动分级、动态负载平衡、情景感知、高级分析和工作流。缺点则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仍较为困难。

4.认知性RPA(Cognitive RPA)

RPA 4.0将是未来RPA发展的方向。开始运用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,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、预测规范分析、自动任务接受处理等功能。

来源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900749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