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PA技术追溯
实际上,RPA并不是一门新兴技术,其很大一部分技术内核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屏幕抓取工具、Microsoft Office自带的“宏”(Macro)功能,以及自动化测试,或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软件等。
屏幕抓取(Screen Scraping)
作为一种编程,它实现了继承应用程序跟新的用户接口之间的转换,简化了从遗留系统到更“现代”计算机系统的过渡;可对这些类型的软件进行编程以从计算机文件和网站收集数据。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屏幕抓取软件迅速发展了通过访问HTML代码从网站中提取数据的能力。
Excel宏(Macro)
Excel宏是一种记录任务的功能。它会记住一系列任务步骤,并自动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。与Excel相关的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宏实现自动化。但宏只能在Office中运行。
自动化测试
自动化测试是指以录制或编写脚本的方式,编写测试用例模拟手工测试,通过回放或运行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,从而代替人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。自动化测试的技术方案通常分为脚本编写/开发工具、脚本执行/运行平台、过程控制和结果展示/控制客户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,这种结构日后也逐渐成为了RPA产品技术框架的事实标准。
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软件
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出现要比屏幕抓取晚,但在流程自动化方面的表现却非常突出,特别是处理那些需要人工审批、修改或填写数据的业务流程。
按键精灵
在国内,诞生于本世纪初的“按键精灵”也常被看作是RPA的先驱。作为一款主要针对游戏领域的键鼠自动化工具,其很多功能都和后来的RPA相似。例如,按键精灵中的找图找色等实用特性,直到现在,不少RPA产品仍在借鉴和使用。
来源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90074921